河南钧瓷——“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”
在中国陶瓷大家庭中,钧瓷是颇有特色的一种。比较其他陶瓷品种,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神奇窑变,不但让它很早便脱颖而出,荣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中,而且,长久以来为达官显贵的追捧之物。乾隆皇帝在欣赏钧红瓷时,就曾吟诵出“晕如雨后霁霞红,出火还加微炙工。世上朱砂非所拟,西方宝石致难同”的华彩之章。然而,北宋末年的战乱,在让宋室南迁的同时,也让钧窑烧造一度受到严重打击。但钧瓷之美已然在国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,在这之后,仿钧之风绵延元明清三代,薪火相传下,钧瓷艺术也由此更添神秘色彩,“纵有家产万贯,不如钧瓷一件”的说法,在口口相传下历久弥新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钧瓷价值备受推崇,至晚清民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。据知,在民国时期的琉璃厂,仅一对钧瓷小杯即可值一千块银元。
钧瓷精品赏析
钧瓷长颈瓶:空灵天际
长颈瓶又称净瓶,本为礼佛的供器,观音菩萨手持法器之一。长颈瓶历史悠久,在宋代因佛教盛行而非常流行。其简约、优雅的气质,令人望之而生清心、超然之感,故而不仅是佛家经典器物,同时也为文人雅士所喜好,成为书斋、禅堂的赏器。此瓶周身施天青色釉,釉色类汝,釉面莹润,满布开片,足心有釉,圈足露胎部分刷褐色护胎釉,从施釉工艺就能看出此瓶的制作之精良,品位之高雅。尤其它所透露出的文化气息,可以想见在当时也应是不同凡俗之物。可惜口部有残缺,令人抱憾。不过,古人对待特别珍贵而有些微残的瓷器,往往也十分珍视,通常以金、银或铜镶口补缺,此瓶亦用錾刻荷花纹饰的金箔镶口装饰。【详细】
系出名门——宋钧盘
此盘圆唇,侈口,浅弧壁,满施天蓝釉,盘内点饰形态各异的三大片紫红斑,其釉面莹润,紫红斑绚美艳丽。神奇变化的釉色和奇妙的图形,让此盘看起来韵味十足。 【详细】
河南汝瓷——名瓷之首 珍贵而稀有
荷花碗
孔雀洗
汝瓷精品赏析
存世名贵汝瓷盘点
汝瓷简洁雅致,制作工艺严苛,玛瑙入釉用料名贵。汝瓷一般为天青色,色略淡,部分开有冰裂片,釉色光泽莹润。这种素雅、清逸的色感,使宋徽宗“弃定用汝”,最终使汝窑瓷一跃成为北宋“五大名窑之首”,也因为汝瓷存世量少,成了各大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,件件价值不菲。 【详细】
朱文立汝瓷作品赏析(组图)
盘
汝瓷的烧造,有着各种传奇的故事,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“玛瑙入釉”的传说。南宋周辉《清波杂志》记载:“汝窑宫中禁烧,内有玛瑙末为釉”。汝瓷烧制始于宋初,盛于北宋晚期,终于元末。据史料记载,北宋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高峰,当时的瓷窑遍布大江南北,在这一时期诞生的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五大名窑,其烧造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达到了巅峰。在这五大名窑中,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的汝窑,又被后人誉为五大名窑之魁。
河南白瓷——如玉似冰赞白瓷
唐白釉梅瓶 巩县窑 波士顿博物馆
河南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白冶河两岸,以大小黄冶、铁匠炉村、白河乡三处窑群组成。在中国古陶瓷学界达成共识:巩县白河窑遗址是北魏时期的白瓷烧制窑址,比此前发现的北齐时期的安阳相州窑遗址早了近百年,成为目前发现的河南最早的古瓷窑遗址,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。
白瓷精品赏析
贡白瓷唐代白釉磨盘式粉盒赏析(图)
盒为圆柱形,直壁,分盖和底两部分。盖面平,周围缓坡下至边沿,在边沿上有一道弦纹,盖的斜面至边沿有四处两两对称的浅凹陷处。盒底敛口,口至边沿有弦纹,边沿为平沿。除底外其他均施白釉。此盒细腻规整,釉色温润纯净,是典型的巩义窑白瓷代表器物之一。
巩县窑唐白瓷茶碾
巩县窑唐白瓷茶碾
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,由碾槽,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。此器长24.2厘米,宽4.1厘米,深2.8厘米。碾槽整体呈长方形,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,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。关于碾轮,陆羽在《茶经》中称其为“堕”,呈车轮形,中间厚,边缘薄。碾轮中部有一圆孔,可穿木。可惜轴木已无存。 【详细】
河南唐代绞胎器瓷
唐绿釉绞胎水盂
绞胎,也称“搅胎”,是利用二至三种不同颜色的胎料,根据图案要求糅合制成,有全绞、半绞及局部镶嵌几种。绞胎器采用二次烧成法,属于低温铅釉陶,工艺为胎装饰,是唐代创烧的新品种。
河南沁阳黑陶
沁阳黑陶
神农陶(黑陶)在传承古人烟熏渗炭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烧制需求和经验,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创新,总结出一套全新的烧制技术,摆脱了原始陶器粗糙的外观和简陋的工艺,解决了易破损、易开裂等难题。同时,神农陶还大胆地结合石雕工艺,创新了影雕效果,注重外在美和文化元素相结合,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。